潛龍石澗, 源自三山台東面, 向東流匯合蓮龍石澗龍尾坑村及梅窩, 流入銀鑛灣. 是梅窩五龍之一 (其餘為龍尾坑, 潛龍, 蓮龍, 及蒼龍). 潛龍石澗分左, 中, 右三源. 以右源為主源, 也是最多人溯遊的一源. 而左源有開揚大壁, 及連串石坡, 絕不比右源遜色, 但可能略險.
剛才上溯蓮龍石澗右源後, 從右邊離澗, 並向右踏草坡, 橫移去潛龍石澗左源.
離澗後, 初時有路跡, 加上冬季的山坡多是枯草, 前段的橫移甚是輕鬆.
已橫移一段, 只要越過前面的山脊, 便見潛龍石澗左源.
到石脊前, 如何橫移?
執樹上攀, 然後沿石邊棧道橫移過脊
到山脊後, 下降緩坡
沿石坡下降
之後入林, 卻見下面是直崖, 唯有回頭向上繞崖壁, 然後穿竹林落澗. 頗辛苦迂迴才到潛龍石澗左源...
到潛龍石澗左源, 這段小橫移竟用了 45 分鐘.
在澗內上望右邊, 都是崖壁
不過, 撰寫此文時細看 GPS Track, 發現我這段橫移不是 "真橫移", 而是落山. 潛龍石澗左源澗末的等高線較疏. 如果全程是 "真橫移", 能否避過崖壁, 較容易入澗呢? (但不知該段澗內會否較密)
下溯潛龍石澗左源, 初時略有枝葉阻路
下溯一會後, 澗道漸見寬闊
這段是林間石河, 一片原始氣息
澗道收窄, 但隱現微弱水流
小水潭. 剛才的蓮龍石澗右源, 連水跡也沒有.
到濕滑長石坡頂, 在左邊疏林繞石坡下降
到長石坡底, 回望. 剛才在下圖右邊的林中下降.
一連串的短坡長坡
部份石坡有水流
此時旱季, 有足夠乾石位可踏
下降另一個長石坡, 至中段, 回望. 這石坡較企直.
在企直長石坡中段下望, 繼續在右邊小心下降
到長石坡底, 回望, 剛才在澗右執樹藤下降
上圖長石坡的右邊樹藤
到巨石壁瀑, 在旁邊疏林繞大石
上圖的巨石壁瀑的右邊疏林 (上溯方向), 在此繞巨石
又一個石坡
到開揚壁頂
下降大壁前回望
原本我想在右邊林中下降. 但見對面左邊的石坡較緩, 便在壁頂橫移到左邊.
在壁頂繞到左邊, 見短草間有路跡. 然後在左邊踏草, 執枯草下降.
下降至中段, 壁下段較企直.
稍轉左, 執樹幹, 下降草坡
執草下降緩坡
再落一段石坡便到壁底
到壁底
壁底的右邊, 剛才在下圖右邊石坡下降
到另一壁頂
壁頂的左邊
看 GPS, 原來已到潛龍石澗左源, 和主源的分源位
為安全起見, 在壁頂向左入主源
到主源, 但好奇大壁模樣, 便沿主源下降去壁底.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