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坑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GPS Track


黃竹坑, 源起田尾山南部, 流入萬宜水庫. 澗分左右二源. 右源車路地龍以上的一段, 短壁小潭接連於林蔭中, 各有形態, 以在地龍旁邊的峽瀑最為駐目. 左源開揚. 以下介紹的左源左支, 短壁不斷, 攀爬簡單, 適合新手一試.
 
如想略過右源上源, 由右源地龍以下開始閱讀, 請按此.

難度推介 (評分標準)
右源(地龍之上)335
左源2.52.55


路線: 西灣亭>大浪灣遠足徑>螺地墩南坑>吹筒坳坑>西灣亭>黃竹坑右源>黃竹坑左源>西灣路

剛才溯過吹筒坳坑後, 回到西灣亭. 沿大浪灣遠足徑走一小段, 便到黃竹坑右源橋位. 

此時山上雲霧蓋頂, 顯得澗內份外陰暗. 但今天是最後一天溯澗, 唯有頂硬上. 深呼吸後, 鼓氣勇氣落澗. 

入澗初段, 幸好有路跡在澗旁疏林, 便走林路, 加速穿過這陰森地府段.


在左邊疏林落山, 至路盡, 入澗下溯黄竹坑右源.

下溯不久, 開始見壁

越下溯, 越開揚, 但仍以林澗為主. 不過, 一停下便聽到蚊子聲.


漸入佳境, 越來越多短壁, 和開揚位.


一路下溯右源, 下降短壁都不太難, 只是略濕滑.













回望小峽

到大峽瀑頂

在峽頂望右邊, 見疑似路跡, 便在右邊穿疏林下降. 不過山坡好企直, 幸好有樹可扶.

到山坡底, 右邊是地龍

回望那大峽瀑. 好奇大峽瀑的模樣, 沿峽上溯一小段.

大峽瀑, 好有氣勢~

繼續下溯黃竹坑右源, 回望地龍. 上面是馬路, 也是另一個入澗位.

之後澗道逐漸開揚, 但也變得平淡, 只是亂石潭澗.





到分源位, 轉右上溯黃竹坑左源

入左源前, 再望一下右源下段, 再見~

上溯黃竹坑左源

角柱痕跡


過地龍後, 澗道開揚易溯, 而且也多了絲帶.

左源甚多小潭短壁. 不過, 我個人較喜歡右源. 雖然右源上源較暗黑多蚊, 但短壁峽瀑較有氣勢.

小峽潭

小潭左邊竟有繩

斷角柱

短石坡


短壁不斷, 而且不難攀. 自地龍後的開揚段, 好適合新手溯遊.



這裡是約 90 米的分源位. 據說右支有兩大壁. 而我也累了, 趕收工, 只沿明顯的左支上溯. 


竟然有石板?

細看石板, 像是舊村路. 
以前未興建萬宜水庫, 村民由水徑碼頭登岸. 沿村道上吹筒坳時, 必需經過黃竹坑中段. 不知這石板是否就是舊村路?

側面看石板, 像是石屎路?

繼續上溯黃竹坑左源左支, 澗道開始收窄, 但仍暢通.

最後分源位約在此處, 沿最左支上溯. 因之後上馬路後, 可節省一小段回北潭涌的路程. 😝



到長石坡, 石坡上已是馬路

石坡上的馬路

沿石坡上行

見地龍

在地龍左邊上山

地龍的左邊, 沿路跡上山

接石屎路

上樓梯, 到馬路.
由郊遊徑下溯右源至地龍, 約 45 分鐘.
由地龍, 下溯右源, 上溯左源至馬路, 1 小時.

沿西灣路步行去北潭涌. 途中遠望西壩, 景色迷朦.

走近萬宜坳前, 見大枕蓋和田尾山澗谷, 已被雲霧侵佔. 幸好剛才選擇溯黃竹坑, 而不是溯田尾坑右源~

明晚, 拖著疲累的身軀, 和酸軟的膝蓋上飛機, 和忍受那 13-14 小時的痛苦機程. 

現在行澗, 無論時間, 金錢, 體力的成本都比以前高. 曾幾何時, 我以為我可以像某些前輩一樣, 一條澗行三數次, 熟路得會記得澗的哪兒有什麼石. 如果當初知道, 原來我一開始行澗, 已是倒數階段, 我便更勤力行澗, 盡量在期限前掃完所有澗.😢

明天一別, 又要待天氣穩定的秋冬季, 才可回香港. 但時間會過得快的. 因為回去後又要忙著上班和生活, 那是另一種疲累.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