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劍閣

2015年9月12日            星期日


水城劍閣, 於南大嶼山水口半島的南面海岸. 分別為兩組氣勢不凡的削壁, 名為 "水城" 及 "劍閣". 因無山路抵達水城劍閣, 需於水口綑邊前往. 

水城劍閣海岸, 多巨岩大石. 因此綑邊路程較崎嶇, 多攀爬. 但相比同類岩岸 (如南丫島圓角, 芝麻灣刀刃海岸), 水城劍閣綑邊的路線比較直接, 較少在巨石間鬥智鬥力的覓路. 但仍需攀爬較難的劍閣, 而且此線必需濕腳綑邊, 需留意潮汐水位.
 
難度推介 (評分標準)
4.54.55


路線: 水口村>水口灣>水城劍閣>籮箕灣>水口

在東涌乘 11 號巴士, 在水口村落車. 經水口村, 10:00 到水口灣. 轉右踏草地.


沿小路直走

出小路後, 在灘旁踏草

走到盡頭. 換拖鞋涉水. 此時水位 2.1 米. 水高過膝. 涉水時, 因有浪湧, 其中一隻拖鞋陷入沙裏甩掉了. 即使彎腰尋找, 都找不到. 怕誤了時間, 唯有綑邊後回來再找.

上岸後, 穿鞋. 不久, 想拍照, 但相機無反應. 只見鏡頭, 相機袋, 電池都濕了! 回想剛才彎腰找拖鞋時, 右手臂伸入水中. 掛在背囊帶近右肩的相機不慎浸在水中, 相機就此報銷. 💸💔

繼續綑邊. 綑至紅樹林. 又要涉水, 否則要入頗茂密紅樹林穿林. 如果當初一開始穿鞋涉水, 或涉水前把相機放進防水袋, 相機便不會壞. 只怪那時仍是新手的我, 綑邊經驗太少, 警覺性太低.

10:30 綑到天后廟. 此後, 石頭多了不少, 好綑很多. 之後, 遇巨石, 不是在海邊繞過, 便是在石底下覓路穿過. 不易.

12:30 開始用手機拍照. 背後的山和我的心情一樣, 烏雲蓋頂. 👤

盡量收拾心情, 專心向前, 順時針綑邊

 這段水口半島東岸較簡單, 暫時綑邊不難




綑至接近去南岸的轉角位, 開始多大石



進入水口半島南岸, 途中有時要覓山路繞過高崖難位. 由山路回岸邊時, 找適當的下降位也不易.

回望剛才由山路下降回岸邊的石坡



綑邊約 4 小時後, 14:20 到劍閣.


此時水位 0.8 米. 稍濕腳便綑至對面的攀爬位. 相反, 剛才在水口灣水位太高 (2.1米). 反正綑水城劍閣必需濕腳. 建議選擇水位較平均的日子綑邊水城劍閣.

仰望劍閣, 好有氣勢. 劍氣直指上天.

水位低, 輕易綑至對面.

沿石罅上攀劍閣. 近頂一段無手位, 需執繩靠手力上攀. 最頂的一小段是濕滑斜坡, 左腳無法靠踏滑坡發力. 只能用手力和右腳踏右壁借力上攀. 即使有繩, 上攀也甚困難.


到頂後回望

過劍閣後, 繼續順時針綑邊

15:00 到水城

水城. 相比劍閣, 水城容易通過.

回望水城, 下降不難.

過水城後, 下大雨, 唯有停下避雨. 之後跨過一米的石罅. 有充足手位.

此後沒有很難的攀爬位. 但對於當時仍是新手的我, 攀爬技術未精. 從稍高處下降時較困難.


仍有巨石, 需要攀上下降覓路, 較花時間. 而且, 全程綑邊攀爬不斷, 爬到雙手都有點累.

穿窿石

開始日落

17:00 到沙灘. 但仍要綑一段才到籮箕灣.

17:30 到籮箕灣. 在籮箕灣沙灘入小路, 接鳳徑, 出水口, 乘巴士回東涌. 綑邊水城劍閣約 7 小時.

隨著綑邊經驗漸多, 領悟到綑邊有時需要適當涉水. 尤其當綑邊無山路繞難位, 只要水位不太高, 我寧願乾脆直接涉水, 以避免上攀高崖, 和穿林覓路. 既節省時間減少麻煩, 也較安全. 

綑邊後的第二天, 拿相機去修理. 修理相機師傅教訓我, 應盡快把浸濕了的相機拿去修理. 越早修便越大機會修好. 最後我把相機賣給師傅. 另買一部新相機. 而我也牢牢記住今次綑邊的教訓. 每當綑邊溯澗要涉水, 或過濕滑潭邊時, 便把相機放在防水袋, 再放進背囊裏. 當時買的相機一直使用至今, 陪我走過千山百澗, 沒有白交學費.


當天潮汐高度表

留言